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根据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于2011年5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人文学院剥离,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中心,后于2013年学校改制后成立独立二级学院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五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2016年历史学专业合并入该院,现学生总数为285人。该专业2015级在校生为与南师大合作办学培养。2016年历史学专业成为自主招生专业,该院开始独立培养本科生。目前2016级、2017级、2018级下设历史学(师范)与历史学(师范定向)两个班级。
党建思政工作
该院党总支十分注重党组织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用团队的意识凝聚人,用优秀的行为激励人,用博爱的工作振奋人,使这支队伍为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该党总支于2015年7月成立,根据工作需要2017年对所属支部进行了换届改选。按照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严格程序,科学调整支部建制,新的党组织设置更加科学,干部配备更加有力。目前总支设有教工支部1个,学生支部1个,各支部都配置了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有明确的分工。该院教师、学生党支部多次获得校最佳党日活动奖励。
师资队伍建设
五年来,该院新引进专职教师6人,对新进教师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实行传、帮、带。该院新进教师微课“领悟人生真谛”、“实现中国梦,青春不迷茫——谈中国梦,青春梦”分别获得2016年度、2018年度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二等奖。该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利用多种途径出国访学、进修或开展学术交流研讨。院长刘素梅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级人才交流活动赴日本东京、大阪交流,教师吴蓓蕾、张圆、汤丽芳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专项资助,赴美国佐治亚大学访学交流1年。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2015年,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委员会授予该院“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评为我校重点学科,2017年,校研究机构“师德研究中心”成立,师德研究与实践是该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与特色亮点,2017年该院编订《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助教材《实践如是说》获批省教育厅重点建设教材并被多家高校广泛使用。2017年该院成功获批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新时期师范院校师德培养模式研究”、省教育厅十九大重大专项“新时期教师价值观研究”,2017年该院教学成果“改革高师院校实现政治理论教育教学 创新‘教师人格’塑造模式”获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016年、2018该院被评为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培育点。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该院高度重视师德的培养。2017年、2018年分别组织安排2016、2017级学生至溧水石湫中学和江宁麒麟中学体验中学环境,进行教学观摩,听取《不忘初心甘于坚守》、《且思且行》等讲座,帮助学生尽早开启师范生活、坚定教师职业理想。2017年该院新增3个实践基地,尤其是与南京江宁区麒麟中学、溧水区石湫中学共建“乡村教育工作站”,为学院人才培养,特别是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该院大力加强师范生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师范生技能培训制度,2017年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中,该院师范生笔试一次性通过率达77.4%,远远高于全省平均通过率55.88%。
学生工作
近五年来,该院利用微信公众号“二师马院青年在线”建立“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电台,线上线下实行联动,组织广大学生分期分批地研读马列经典著作。通过电台放送马列主义经典文章,为学生打造“阅读马列经典·仰望信仰星空”的聆听平台,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该院以“上好党史微课”为目标,打造5分钟系列“红色传统文化教育”微党课品牌。2017年以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契机,制作5分钟讲党史微视频,荣获省级三等奖;2018年“上好党史微课——井冈山社会实践系列成果视频”获选教育部思政工作司学生党支部微党课特色作品(全国仅入选25件作品)。制作纪念改革开放40年系列视频。2017年学生实践日记“民营企业中的党建 创博在路上”获团中央“深化改革行知录”专项表彰。2018年,学生在宜兴善卷村的调研和宣讲形成两个调研报告,和诸多心得体会,得到相关媒体的大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