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上跃动的音符
——记音乐学院陈霄老师
陈霄,作为旅法青年钢琴演奏家,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欧洲最高艺术家(博士级)文凭获得者,曾于国内外各级钢琴比赛中屡获嘉奖,并在中法多地参加或举办多场独奏音乐会、演出及讲座。2015年由我校音乐学院引进,于钢琴专业任教。
钢琴,一辈子在准备
陈霄老师曾获得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第三届全国钢琴比赛赛会嘉奖。作为中国声乐、器乐最高级别比赛获奖者的陈霄老师说,“一辈子都在准备练习钢琴”。他说,从事音乐专业与从事体育运动类似,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保持长时间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这个过程需要研究、练习、交流,譬如演奏会与音乐会上与其他钢琴弹奏家的交流。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在参加这种比赛时,并非如其他专业那样需要专攻某一方面的资料或研究,而是需要大量的涉猎作品,在熟练地掌握了曲目后,有选择性地去挑选一些自己擅长的、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来的曲子进行演奏。
音乐,生命中的一件事
陈霄老师出身于音乐世家,小时候就得到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后又曾受教于南京艺术学院钢琴系主任、钢琴演奏家徐军教授,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叶惠芳教授等知名教授,多次获奖并且参加多个乐团的演出,因而从小打的音乐基础就很扎实。但是,他选择进入了普通高中而非走钢琴演奏这条路。因为那时他爱好比较广泛,对各个领域都想尝试,同时认为学钢琴未必会和文化课相冲突,学琴能锻炼专注能力并且开阔思维能力,正好可以促进文化课的学习。陈霄老师于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传媒学院录取,在此期间,他每年都坚持演出或开音乐会,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如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苏省金奖,青年钢琴比赛金奖。他坦言,在大学就读期间增强了自身的感知能力,开拓了眼界,这些对以后真正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有很大裨益。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大学交响乐队成立时,陈霄老师是该乐队唯一邀请的钢琴独奏和特邀嘉宾。之后他被保送研究生。但机缘巧合之下因一次钢琴音乐会,陈霄老师走上了钢琴演奏之路。他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学习了将近7年,先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取得高级室内乐及高级钢琴演奏硕士文凭,并于2014年获得欧洲最高艺术家文凭及法国国家职业艺术家证书。欧洲最高艺术家文凭的含金量非常高,是法国文化部认可的钢琴领域的最高文凭,每年全世界只有10个以内的人能获得此文凭。
他说,青少年时期应该多尝试,各种艺术相通之处就是审美,我们要理解艺术,要以科学、创造性的手法把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音乐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件事。
教育,倾听非常重要
现在,陈霄老师走上了音乐教育之路。谈及教学,陈老师腼腆地笑笑,表示自己还在学习研究中,希望能和学生相处愉快,尽他所能帮助到学生。
他认为教育首先一点是观察,作为老师,要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更要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其次,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创造,去尝试,哪怕失败也不要紧,因为失败才具有教学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倾听,陈老师认为他走到今天有很大部分要感谢一路上遇到的一位位好老师、好领导,他们倾听他的困难、给予他以建议,让他鼓起勇气直面一个又一个困难。因此他认为,一个教育者,要学会俯身倾听、静心交流,倾听本身对于学生的意义也是极大的。
他说,音乐的教育是一种对美的保存和传承,甚至是一种创造。他希望他的学生们可以跟随他在自然中发现并提炼美,用新的形式,比如音乐,来展现出来。同时,他也希望更多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能提高审美情趣,常怀一颗艺术的心。
人生,走出去接触美
在从南京邮电大学毕业之际,陈霄聆听了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教授弗朗索瓦兹·布菲·阿森婕维奇女士在南京举办的独奏音乐会后,萌生了出国学习音乐向新的领域进发的想法,但继续本专业学习并从事相关工作才是大家眼中的“正道”。犹豫中,弗朗索瓦兹·布菲·阿森婕维奇老师的一句问话“你才22岁,为什么要马上工作?”让他惊觉:生存容易,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于是,他毅然只身赴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学习。
陈霄老师完成了从新媒体学生到音乐家的跨越,对于大学生就业,陈老师认为,作为人生的又一次选择,渐趋成熟的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凑合随大流。他说,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寻找自己能去的地方”。现实固然重要,职业可能首先要看“合适”再看喜好;但不能只顾现实忘却理想。对大学生,陈老师建议大家要“接触”。他说,大学的学习让他发现新媒体包括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因而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音乐发展之路,并且也是因此他发现各种尝试之后,音乐,最适合他。所以,他建议大学生要走出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画展……只有不抗拒接触,我们才能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事、认识同好、融入圈子,而不是窝在狭窄的宿舍里不见天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需要什么。“观察生活,找到自我。”
陈霄老师对艺术和事业的热爱,必将使他在音乐之路上不断进发,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