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进取创新
——采访学前教育学院尹坚勤院长
日前,学通社记者走进小行校区,就我院学前教育学院的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等各方面,对学前教育学院尹坚勤院长进行了采访。
蓬勃发展 彰显特色
学前教育学院由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具有15年办学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而来。2012年,学校为了适应江苏幼教发展的形势,挂牌正式成立“学前教育学院”。2013年,学前教育学院从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分离,成为学校独立的二级学院,也是江苏省师范院校中首家独立建制的学前教育学院。
与其他院系相比,学前教育学院尚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学院。尽管年轻,学前教育学院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上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积累,现有国家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工程”1项(全国幼儿教师类仅20个项目);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高校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其中专业实验实训室17个;省特色专业1个;省精品课程2门。截至2014年底,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厅局级科研课题、教改课题13项,近5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专著、译著5本。尹院长向我们介绍,“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工程”旨在培养走向卓越的幼儿教师。学院从2014级同学中遴选出30位组成“卓培班”,成为创新教师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
此外,学院还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先后与美国普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威洛克学院,以及港台地区的亚洲大学、屏东教育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和合作意向。2013年成立“江苏学前教育国际研究中心”。该中心作为江苏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项目,聘请国内外知名幼教专家进行研究与培训,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教学与培训服务一体化的专业平台,共育“师德优、能力强、重融合”,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新师资,并成为全国学前教育中外学术资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重要基地。尹院长表示:“能取得以上这些成绩,也离不开我们学院现在的这一支优化整合、朝气蓬勃的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
路漫漫兮 道阻且长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一个刚诞生不久的独立二级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尹院长说道:“在平台建设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虽然获得了省高校一级重点学科建设点、省重点专业、省高校精品课程等项目,并且入围教育部卓越教师培育项目,但与我国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标杆学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有待改革,与标杆院校实现错位发展,即标杆学校注重研究型和优能型幼儿师资的培养,本专业将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师资梯队建设有待优化,目前我院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正高职称占比、博士学位占比都较低,专业结构较为单一,青年教师居多;专业资源建设亟待加强,为了加强课程建设,需要在财力和物力上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争取有所突破。
另外,与国内外标杆专业比较,本专业建设还存在三个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从传统走向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如何从单一走向多元?专业资源建设如何从标准走向优化?
尹院长表示,回答好这些问题,是目前学院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在之后的品牌专业建设中,学院将努力为学生量身定做,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构建多学科支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全新、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生培养评价考核模式及教学质量、教育实践评估体系;与国内外同行相比,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相对较为单一,学科背景简单,部分教师从头到尾主修一个专业。在之后的品牌专业建设中,本专业将拓宽进入渠道,加速优化教师配置,加强教师在岗培训机制和专业持续发展的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多元化”和“异质化”的师资队伍。
专业资源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专业尽管在十余年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距离省内标杆、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尚有不少差距。目前,本专业的资源建设虽然已趋于标准化,但离优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如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教改等专项的建设经费还需进一步投入,教改课程需要在质量上有大的提升,教学资源、实训教材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文献保障系统在基本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优化。如建设中的初等教育实践教育中心还需要不断适应新的信息化技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校内实践实训项目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展望未来 再接再厉
学前教育学院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做出了规划与展望,力争通过3-4年努力,基本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省内领先、专业培养机制国内突出、专业研究成果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及学术影响,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的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
为实现这些目标,学前教育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双导师”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尹院长说:“我们正在尝试并实践三段式的、分层取向的、职前职后融通的改革。第一阶段,1.5年,教学与科研的双导师制,侧重研究取向;第二阶段,2.5年,院内与院外的双导师制,侧重实践取向;第三阶段,后3年,园内与园外的双导师制,侧重反思取向。”
国际化培养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举措。学前教育学院将加强与美国弗罗里达大学、威洛克学院等的合作培养,以及与OMAP中国委员会、华师大协同创新评价中心等机构联合举办并承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院计划以5个研究团队为方向,培育博士创新团队,以科研促成长,以项目带团队,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多元视野、专业结构优化、理论实践贯通、热心社会服务的优质团队。加强教师发展的制度建设,实现稳定的“多元化”、合理的“异质化”教师管理机制。
在资源整合与建设方面,学院将从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实验资源等方面入手,相关采取具体措施。如积极参与江苏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加强“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陈鹤琴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等教改课程,“江苏幼儿园名特教师教育思想”等系列课程资源;实验幼儿园的启动与建设将成为“卓培项目”展翅高飞的另一重要平台。在已经动工的新校区建设中,预留了18个班级规模的附属幼儿园区域。在江宁新城玖珑湖开发区,已经签署了24个班级规模的附属幼儿园的建设意向。未来2年,崭新的0-6岁实验中心即将服务一方社会,同时实验元素、真实实验场域的介入,代表着专业研究从实践走向实验的跨越式发展,也标志着卓越项目的学生有了更高、更实、更具创新意义的发展平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然前方道路漫漫,但学前教育学院在承继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基础上,正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开拓未来。我们相信,学前教育专业在全院师生的集体努力下,必将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江苏幼儿教育事业输送合格人才,开创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新辉煌。